海姆立克急救法:从窒息到救命,关键在于这几秒!

你知道吗?海姆立克急救法被称为“生命的拥抱”,是一种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急救技能。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,都可能因异物卡喉而窒息,而海姆立克急救法正是应对这种情况的“黄金法则”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它的由来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。


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由来

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由美国医生亨利·海姆立克(Henry Heimlich)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,旨在解决气道异物梗阻的问题。通过快速冲击腹部或胸部,利用肺部残留空气形成气流,将卡在气管中的异物排出,从而恢复呼吸道通畅。这种方法简单易学,却能挽救无数生命。


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正确操作方法

1. 成人或1岁以上儿童急救法

站位与姿势:站在患者身后,双脚前后分开,前脚插入患者两腿之间,保持稳定支撑。

握拳位置:一手握拳,拇指侧对准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,另一手包住拳头。

冲击动作:快速向内、向上冲击腹部,形成“J”形运动轨迹,每次冲击要明显有力,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。


2. 婴儿急救法(1岁以下)

背部拍击:将婴儿面朝下放置在前臂上,头部低于身体,用掌根快速拍击肩胛骨之间5次。

胸部按压:翻转婴儿仰卧,用两指在胸骨下半段按压5次。

交替进行:反复拍背和按压,直到异物排出。


3. 孕妇或肥胖者急救法

操作位置:冲击点上移至胸骨下半部分,避免压迫腹部。

冲击动作:快速向后、向内冲击胸部。


4. 自救法

冲击动作:一手握拳抵住腹部指定位置,另一手包住拳头,快速向内、向上冲击。

借助工具:也可利用椅背、桌角等坚硬物体,模拟他人施救动作。


注意事项与常见误区

1. 不要随意使用:如果患者还能咳嗽或说话,说明气道未完全阻塞,此时应鼓励其咳嗽,而非直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。

2. 力度把控:尤其是老人、儿童和特殊人群,冲击力度需适中,避免造成内脏损伤或肋骨骨折。

3. 急救后处理:即使成功排出异物,也需尽快就医检查,以排除内伤或残留异物。

预防重于急救

1. 避免高风险食物:如坚果、汤圆、葡萄等,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。

2. 监督进食:避免在进食时嬉笑、打闹或奔跑。

3. 学习急救知识:建议参加专业急救培训,掌握标准操作。

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救命技能。在紧急情况下,冷静和科学的操作可以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“生命的拥抱”,让安全常伴左右!

上一篇:厨房小意外,急救知识要掌握!切伤、烫伤的科学处理方法来了!
下一篇:没有了

电话:4008-321-995

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